当环保涂料遇上新能源刚需:这项专利叩响新能源汽车防护新赛道!

2025-07-04 09:22:02 admin 4

导语

在全球“双碳”目标与“禁油令”加速推进的背景下,粉末涂料凭借“零VOCs排放”的天然优势,早已从传统工业涂装的“配角”跃升为绿色制造的“主角”。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,这个对安全性、轻量化、耐候性要求极高的赛道,正成为粉末涂料技术创新的“新战场”。近日,江苏华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光集团”)联合旗下多家子公司,以一项名为“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阻燃绝缘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”(公告号:CN119859456B)的发明专利,为这一战场注入了关键突破。

当环保涂料遇上新能源刚需:这项专利叩响新能源汽车防护新赛道! 中网行业信息网

新能源浪潮下,粉末涂料的“刚需”与“痛点”


新能源汽车的“心脏”——三电系统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),对防护涂层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:既要耐受电池高温、电机振动带来的机械冲击,又要抵御充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火花引燃风险,更需保障高压电路的绝缘性能。传统溶剂型涂料因含VOCs已被逐步淘汰,而普通粉末涂料虽环保,却长期面临“性能短板”:环氧树脂作为主流成膜物质,虽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和绝缘性,但其固化后形成的高密度三维交联网络易产生裂纹、孔洞等物理缺陷,导致涂层韧性不足、抗冲击性弱,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对“安全+性能”的双重需求。


行业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用粉末涂料市场中,真正具备“阻燃+绝缘+高韧性”复合性能的产品占比不足15%,大部分仍依赖进口或传统改性方案,成本高、适配性差。这一供需矛盾,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的关键环节。

当环保涂料遇上新能源刚需:这项专利叩响新能源汽车防护新赛道! 中网行业信息网

从“缺陷修补”到“性能重构”:华光专利的技术破局


华光集团此次发布的专利,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的“精准解法”。其核心配方以环氧树脂为基体,通过“改性阻燃填料+增韧剂+复合固化剂”的协同设计,实现了三大性能的跨越式提升:


阻燃性:改性阻燃填料采用纳米级无机阻燃颗粒(如氢氧化铝、氢氧化镁)与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复配体系,经表面改性处理后与环氧树脂相容性提升30%,可在涂层受热时形成连续隔热炭层,将热释放速率峰值降低40%以上,满足UL94 V-0级阻燃标准。


韧性:增韧剂的加入打破了环氧树脂的刚性交联结构,通过柔性链段的穿插与应力分散,使涂层断裂伸长率从传统方案的3%提升至8%,抗冲击强度提高50%,有效抵御电池包装配、路途振动带来的机械损伤。


绝缘性:复合固化剂采用胺类与酸酐类固化剂的梯度配比,调控固化反应速率,形成更致密、均匀的交联网络,体积电阻率稳定在10¹⁴Ω·cm以上,击穿电压达30kV/mm,完全适配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的绝缘需求。


这项专利的本质,是对环氧树脂基粉末涂料的“性能重构”。他不仅解决了传统涂层的物理缺陷,更通过组分协同,让涂层从“被动防护”升级为“主动抗损”,真正满足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的严苛工况。


从“专利证书”到“产业价值”:华光的技术底气与行业担当


此次专利的取得,绝非偶然。作为中国塑料粉末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,华光集团深耕粉末涂料领域33年,早已构建起“研发-生产-应用”的全链条能力:其旗下“江苏省(华光)塑料粉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汇聚了50余人的专业研发团队,累计申请专利近80项;依托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”的技术积淀,公司已形成从基础树脂改性到功能填料制备的全流程自主生产能力;更重要的是,其客户覆盖全球TOP20新能源车企中的12家,在实际应用中积累了大量场景化数据,为技术创新提供了“实战土壤”。


从产业价值看,该专利的落地将产生多重效应:对车企而言,采用该涂料可简化三电系统的防护工艺(如减少绝缘膜、隔热棉的使用),降低综合成本15%-20%;对行业而言,它填补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专用粉末涂料的技术空白,有望推动国产粉末涂料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提升;对环保事业而言,其“零VOCs+长寿命”的特性,将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低碳化进程。


结语:

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;而粉末涂料的技术创新,则是这场变革中不可或缺的“隐形推手”。华光集团的这项专利,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,更折射出中国涂料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“破局智慧”——从跟随标准到制定标准,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,中国粉末涂料企业正以“环保为基、科技为翼”,在全球产业链中赢得更多话语权。


绿色制造不是口号,而是用技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。随着这项专利的产业化落地,我们有理由相信,新能源汽车的“安全铠甲”将更坚固,而中国涂料行业的“绿色未来”,也将更加清晰可触。


来源:中网资讯

常州涂料网

联系我们